洮北区 - 地理位置
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边陲,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两省一区”的交界处,为白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区幅员面积1818.88平方公里,辖7乡5镇,140个行政村,9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6万,农村劳动力8万。有汉、满、蒙等19个民族。
洮北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平齐、长白、白阿线铁路横跨全区南北;302国道、105、204省道东西贯通,南北纵横,构成了洮北便利的交通网。
洮北邮政电讯方便快捷,形成了电讯和邮政通讯网络,近4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可直拔国内外各地。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国内外特快专递业务发展迅速。
洮北区 - 历史沿革
白城县,因旧城城墙均以白土墁之,蒙古语称“查干耗头”,汉译“白城子”。清初,属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领地。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蒙地全面解禁,允许招民开垦。翌年,盛京将军设蒙荒行局,主持招垦。1904年7月4日(清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盛京将军奏准,设置靖安县,驻白城子,隶属洮南府。中华民国成立后,因与江西省靖安县重名,1914年2月5日,奉令更名为洮安县。同年6月,改隶奉天省洮昌道。1929年2月,废止道制,改隶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时为三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奉天省,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1938年5月,改为白城县。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白城子县改称洮安县。10月,开始筹建民主政府。11月,划归嫩江省直辖。12月.成立民主政府,称洮安县政府。
1946年3月,洮安县划归嫩江省嫩南行政区。5月15日,撤销嫩南行署。6月1日,成立辽吉行署,隶属于第四专署。后又改为省直辖县。1946年10月,洮安县划归辽吉行政区直辖。(附:洮广县,1946年11月21日。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工作需要,洮安县、洮南县路东两个区划出,合并建立洮广县.同时,吸收赉广县西南角区域。隶属于辽吉行署第4专署,后来根据形势变化,仅存在1个多月便撤销了。所领区域复归原各县建制。)
1948年2月,划归辽北省的白城子后方办事处管辖。7月,划归嫩江省直辖。8月,划归辽北省白城专区管辖。9月,改归辽北省白城子后方临时办事处管辖;撤销洮北县,其区域并入洮安县。10月,为嫩江省白城子办事处驻地。
1949年5月,撤销嫩江省,划归黑龙江省管辖。6月,成立洮安县人民政府。
1950年10月23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改为白城县,成立县人民政府。白城子县辖16个区:一区辖5个街、二区辖32个村、三区辖15个村、四区辖15个村、五区辖14个村、六区辖11个村、七区辖10个村、八区辖12个村、九区辖13个村、十区辖12个村、十一区辖17个村、十二区辖16个村、十三区辖16个村、十四区辖15个村、十五区辖18个村、十六区辖28个村。
1955年,白城县人民政府更名为白城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白城县辖18个区:计118个村、961个自然屯。
1958年11月21日,白城专区撤销白城县,设立白城市(县级)。以原白城镇的行政区域(原‘白城县城关及城郊')为白城市的行政区域。白城专区行署驻白城市。将白城、洮南两县合并为洮安县。
1959年,白城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5个公社,68个管理区。
1962年10月,白城市辖6个公社,73个生产大队。
1971年2月4日,白城专区改称白城地区,仍驻白城市。
1971年12月,白城市辖3个公社,25个生产大队。
1980年初,白城市辖14个街道、5个公社,131个居民委员会、57个生产大队,284个生产小队。
1980年9月,撤销白城市革命委员会,成立白城市人民政府。
1982年,白城市辖9个街道办事处、5个公社:57个生产大队。
1984年,白城市辖9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5个乡。
1993年7月2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白城地区,设立白城市(地级)。撤销白城市(县级),设立白城市洮北区(县级)。将洮南市的岭下镇、洮河镇、岭下乡、永胜乡、洮东乡、金祥乡、德顺乡划归洮北区管辖。
1999年9月23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1999]6号文件,对白城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1.撤销德顺乡,设立德顺蒙古族乡。将原德顺乡管辖的明山、洮河、双塔子、庆丰、保民5个村及洮河镇管辖的先进、哈日呼楚、曙光、乌兰图嘎、敖包营子、木头6个村划归德顺蒙古族乡管辖,乡政府驻庆丰村。2.设立兴建乡。将原德顺乡辖的全保、八仙、兴建、丰产、西十家子、白吉、德顺昭、胡里、古城、城四家子10个村划归兴建乡管辖,乡政府驻八仙村。
2000年10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0]10号文件,撤销白城市侯家乡、平台街道办事处。设立平台镇,将原侯家乡和平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平台镇管辖,平台镇人民政府驻平台。
2003年,洮北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人口分布情况,规划建设了40个社区。2003年底,全区面积1838.23平方千米,辖5个镇、7个乡、143个行政村。总人口483398人,其中农业人口205444人,占人口总数的42.5%。(统计数据来源:《吉林省年鉴2003》)
2005年,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将镇赉县到保镇划入白城市管辖的批复》及白城市政府关于行政区域调整暨到保镇和镇南种羊场交接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白城整体发展需要,市政府决定把镇赉县到保镇划转到白城市洮北区。11月2日,镇赉县到保镇划入洮北区交接仪式在到保镇政府举行。(根据“吉林省区划地名网”2007年3月资料到保镇仍属于镇赉县,待查)
2005年,撤销保平乡设立保平街道。2005年2月16日成立东胜乡,由原永胜乡同洮东乡合并而成。2005年5月25日,由铁东街道办事处分出设立城南街道办事处。
洮北区 -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54.96平方亩,其中,旱田128.56万亩,水田26.4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7.8亩,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20亩。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有机含量高,土壤结构及基础肥力较好。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水量充足,雨量集中,适宜玉米、水稻、绿豆、烤烟、蔬菜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
水资源
洮儿河流经区内8个乡镇103公里,流域面积398.8平方公里。地下水贮藏量127亿立方米,是一个天然的地下大水库。据国家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鉴定,第三系矿岩水中含有18种微量元素,属含偏硅酸3.8克/升,锶0.2毫克/升,已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极具开发价值。
洮北区草原广袤,植物繁多。全区有23万亩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该地生长的植物达数百种,盛产羊草、披碱草、小叶樟等。中草药资源,主要有防风、桔梗、柴胡、甘草等62科209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美誉。有苇塘2万亩,年产芦苇3000吨,并具有速生、繁茂、草质优良等特点。
矿产资源
洮北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有河卵石、中砂、细砂、硼润土等几十种矿产,其中砂石年产56.5万立方米,硼润土年产7000多立方米。
洮北区 - 地理交通
洮北区东北部10公里处,辖14个行政村,3701户、人口14272人。东邻吉林省科尔沁精品牧业发展区,与镇赉县接壤;南接东风乡直通市区;西与平台镇相连,进入内蒙境地,北靠科尔沁大草原和莽莽人造林海,幅员面积230平方公里。
207省道纵贯镇域南北,与长白公路相交。直通国道流向全国各地。镇域内,道宽路畅,村村相通,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青山镇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站和商家过客的必经之路。
洮北区 - 基础设施建设
洮北区 - 经济
农业结构快调整。年初以来,洮北区在指导农业发展方式上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主导思想,以良种补贴为契机,积极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今年,全区种植玉米60万亩,水稻50万亩,花生25万亩,烤烟0.4万亩,辣椒8万亩。基本实现了增加花生、烤烟面积,保林果、瓜菜面积,稳定玉米、水稻、辣椒面积的“二增、二保、三稳”发展目标,为农业增产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化水平快提高。他们以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区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32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65%以上,带动农户22000户。特别是稻米加工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年加工能力达到了37万吨,对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花生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也都有了较快发展。同时坚持把“三品”品牌创建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目前全区“三品”认证数量达到34个,其中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4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9个。建立了5个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万亩,使全区农产品品质有了大幅提升。
畜牧业规模快增长。洮北区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认真落实发展畜牧业的各项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区畜牧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区规划建设各类规模化养殖场31个。其中奶牛养殖园区3个,正在建设的榨奶站3个,规模化育肥牛场2个;规模化养猪场4个,正在建设的养猪场7个;肉羊(绒山羊)养殖园区1个、建设肉羊饲养场2个;蛋(肉)鸡养殖场3个、规划建设肉鸭养殖园区4个。新发展畜禽养殖大户52户。新发展奶牛2400头,肉牛发展到1.35万头,生猪发展到9.6万头,新增良种绒山羊4500只,樱桃谷肉鸭发展到31.4万只。 效益
新农村建设快推进。他们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使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去年1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基础上,今年新农村建设推进村达到29个。落实了新农村建设帮扶领导及帮扶部门,截至目前。帮扶项目达到36个,投入资金达到200余万元。投资14720万元,完成泥草房改造1846户,正在施工1105户,已经备料914户。
洮北区 - 风景名胜
白城市洮北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新石器时代和辽金时代的古遗址和古墓群43处,古庙址12处。近年来,白城市、区围绕“创三城、建三园”的城市建设总体战,狠抓了绿化、净化、亮化、美化、香化工作,对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加大了投入,使团结湖风景区、八仙新村、德顺双塔、98抗洪纪念塔等很多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初具规模。森林公园、劳动公园、运河带状公园、环城林果园和鹤城大运河等人工景观也正以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
汉书遗址
汉书一期文化居民较广泛地使用了青铜器,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当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制。已迈向了阶级社会的门槛,其年代相当于中原的西周时期。
汉书二期文化遗物相当丰富,有陶器、骨角器、石器、青铜器及少量铁器。当时人民已过上了定居生活,农业、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陶业也有了相当发展和进步,并且出现了原始纺织业。汉书二期文化年代下限相当于西汉,其族属可能是当时活跃在松嫩平原的夫余族。
黄榆景区
站在赏榆亭上望去,蒙古黄榆树尽收眼底。有的象古藤盘柱,有的如游龙过江,有的若霸王挥鞭,有的似八仙过海。隆冬时节,呼啸的北风和漫卷的黄沙一见到它,便驯服地放慢脚步;阳春三月,别的树种刚从睡梦中醒来,蒙古黄榆就已经吐出葱郁的叶子,莽莽苍苍,引来各种禽鸟在枝头栖息;酷暑盛夏,它总是长舒猿臂,浓荫下布,为八方游客纳凉提供方便。
无论怎样干旱、燥热的天气,只要置身其中,无风自凉,无雨自润,清爽至极,好似仙境。